《阿Q正传》现代中篇小说,作者鲁迅,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故事概述

阿Q的姓名籍贯不可考,他没有家,平常只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但他干活是“真能做”的。
阿Q虽穷困潦倒,却很自尊自大,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自认为先前比他们阔多了,还自信自己的儿子将来要比赵太爷和钱太爷阔得多。但未庄的人们并不尊重他,经常拿他开心。每次挨打后,他就想:算是被儿子打了。人们知道了他这种精神胜利法,便在打他时逼他说是“人打畜牲”,阿Q却自认是“虫豸”。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有时阿Q在受辱后,便以“忘却”这件宝贝来平复心中的懊丧,或者去向更弱小的人发泄怨气。

一次,他挨了钱府假洋鬼子的打,把怨气全泄在对面走来的小尼姑身上,对她连拧带摸地调笑了一番,自认为扫了一切晦气。拧小尼姑时那种滑腻的感觉使阿Q久久难忘,加上小尼姑逃走时骂的“断子绝孙的阿Q”,使他第一次认真考虑女人问题。因此有一天,他突然向赵府女佣吴妈“求爱”,自然是失败了,还遭了赵家父子的打,被赶出赵府,连未庄也难以存身了。

阿Q的生计没了着落,只得进城,堕落为小偷的帮手。但同伙出事后,他也不敢再去做了。辛亥革命发生后,阿Q看到举人老爷和赵太爷都惶惶不安,不免有些“神往”革命,在街上高呼“造反了!”但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和老把总还是原任,连假洋鬼子也摇身变成了革命党。投靠无门的阿Q只得去找假洋鬼子要求参加革命,却被逐出,不准革命。不久,赵府遭了抢,阿Q被抓去当了替罪羊,糊里糊涂在供状上画了圈,被枪毙了,就此结束了可笑又可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