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医师资格证概述
职业医师资格证,也称为执业医师资格证,是通过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后,由国家卫生部统一发放的证书。它代表了医疗技术方面的认可,证明持证人具有独立从事医疗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证书永久有效1。
职业医师资格证与医师执业证书的区别
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是两种不同的证书。医师资格证是红本本,而医师执业证则是绿本本。医师执业证是本人进行执业信息注册,由当地卫生局发的,表示允许在某个医院行医,并规定了行医范围,这是一个行政方面的认可。如果在执业过程中犯了什么问题,可以吊销执业证。如果换了医院行医,必须重新换执业证1。
如何获取职业医师资格证
医生要行医必须先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再携带医师资格证到个人工作医院所在地的卫生局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只有拿到这两张证书,才有资格行医1。
职业医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人,都可以报考职业医师资格证3。
职业医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
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助理医师适当减少或不采用A3型题。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300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