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广东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大殿“空中有月”

时间:2024-12-20 08:58:25


“空中有月”匾

此草书“空中有月”,为梅州市千年古刹灵光寺大殿牌匾,题字者清康熙年间进士陈鹗荐,梅县人,主要著作有《一经堂文稿》。

灵光寺“生死树”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陈鹗荐考中广东乡试第一名(解元),当时心高气傲,自以为才高识广,与朋友十三人同登五指峰之玉皇顶,下得山来又游灵光寺,寺僧见新举人到访,十分高兴,遂邀约新举人题字赠墨,应寺僧之邀,想起在玉皇顶上的凌云之志,遂题一额云“顶外无山”之匾以赠。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陈鹗荐殿试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到京城后看到天下博学多才之士甚多,始觉是小巫见大巫,方悟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后再游灵光寺,借住于僧房,入夜,闻听着僧院的钟鼓声和僧众的颂经声,抬头看着那空中的一轮明月,辉照大地,前尘往事,浮想连翩,倍觉当年之浅薄,遂又题一匾曰“空中有月”,而今这两块匾,仍挂在灵光寺大殿上方。


一前一后,一傲一谦,两幅题字展现了陈鹗荐敢于自省和自我批判的胸怀,值得今人学习。


灵光寺简介:位于广东梅州梅县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西麓,离梅州城区40多公里。该寺院虽四面环山,却远近闻名,尤以“灵光三绝”著称于世。据史料记载,灵光寺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懿宗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自号惭愧,福建省沙县人)创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广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易名“灵光寺”,并亲书“灵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门殿的门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