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常常听到人们说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今年“犯太岁”之类的话,一直不明白太岁到底是何方神圣,后来才终于搞明白了。今天,咱们就给大家聊明白“太岁”那些事儿。

太岁,其实最早是以“太岁星”的身份存在的,而太岁星的出现又离不开“岁星”。岁星可能有的人听说过,岁星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对木星的别称。
说起来,我们古人的天文观测能力还是很强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观星古籍残卷《五星占》,其中就详细记载了秦始皇元年正月(公元前221年)的行星记录,当时就已经观测到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2年(现代数据是11.86年)。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发现,木星这颗星不仅明亮,而且一整晚都在闪烁,差不多12年,它就会由东向西走完一轮回到最初的位置。于是,古人就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一年一个辰,12年一循环,这种方法主要用在了占星术推算。

木星
但是我们知道,岁星的运行周期不是十二年整,而是11.86年。所以使用岁星纪年法,每过86年就会错位一次,造成严重误差。好在古人也知道岁星的这个误差,于是聪明的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完美地避免了岁星运行误差带来的计算错误和纪年误差。
这就是太岁星的来源了:战国中晚期的古人假设天上有一颗虚拟星星,和岁星长得一模一样,也用同一条轨道,但是岁星由西向东走,太岁星就由东向西走。
因为是人造的,所以太岁星可以规规矩矩地走十二年整,绝对不会有误差。这样,就可以把太岁星走的这一圈等分成12格,并且分配给十二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了。

十二辰
大概自秦、汉时起,人们就开始把太岁所在方位视为凶方,无论是谁都不敢与太岁所在的凶方对着干了,尤其是生活中那些重大活动,比如建屋造房、搬家、婚嫁等,否则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将可能招致祸殃。
慢慢地,后人又将太岁星逐渐人格化,太岁星就成为了太岁星君、太岁神。宋代《渊海子平》中就说: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意思是说,太岁是一年中最大的神,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如果侵犯了太岁,必定会招来灾祸。
元、明以后,太岁被国家列入祀典,依岁时奉祀,祈祷太岁星君辅国安民,护佑国家与百姓。明代的《三命通会》里也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慢慢地,犯太岁会带来灾祸的观念就深入人心了,所以才有了“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的说法。

太岁神
太岁神被人格化以后,结合中国的六十甲子纪年,每年就有了各自的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就被称为值年太岁。六十位太岁一般都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修仙之人、名人,按照道家《道藏辑要》里的说法,六十位太岁神分别是:
甲子金辩、乙丑陈林、丙寅沈兴、丁卯耿章、戊辰赵达、己巳郭灿、
庚午王清、辛未李熹、壬申刘玉、癸酉康忠、甲戌詹广、乙亥伍保、
丙子郭嘉、丁丑汪文、戊寅曾光、己卯方仲、庚辰董德、辛巳郑祖、
壬午陆明、癸未魏仁、甲申方杰、乙酉蒋崇、丙戌白敏、丁亥封济、
戊子郑镗、己丑潘佑、庚寅邬柏、辛卯范宁、壬辰彭泰、癸巳时斝、
甲午章嗣、乙未杨贤、丙申管仲、丁酉唐杰、戊戌姜武、己亥谢焘、
庚子卢超、辛丑杨信、壬寅贺谔、癸卯皮时、甲辰李成、乙巳吴遂、
丙午文祈、丁未缪丙、戊申俞昌、己酉程宝、庚戌倪秘、辛亥叶坚、
壬子邶德、癸丑朱雍、甲寅张朝、乙卯万清、丙辰辛亚、丁巳易彦、
戊午黎卿、己未傅傥、庚申毛粹、辛酉石政、壬戌洪克、癸亥卢经。


六十花甲太岁
另外,在《封神演义》里,也有关于太岁神的叙述。而和其他神仙不同的是,封神榜里的太岁神少有的封了两位:一位是甲子太岁之神杨任,另一位是直年岁君太岁之神殷郊。
杨任,原本是商朝的大夫,因进谏劝阻商纣王关于修建鹿台的事,被纣王剜去了双眼,致死,遭到弃尸。后来,他被清虚道德真君救活,道德真君用两粒金丹放在他的眼中,使其眼窝中长手,手中长眼。杨任虽然因此而外形怪异,却能上看天庭,下观地穴,中识人间百事。
之后,杨任下山帮助姜子牙伐纣,屡立战功。最后,在和梅山七怪的对决下,被袁洪的元神出窍一棒打死,魂魄上了封神台。甲子太岁神,其实是六十位太岁之一,但甲子为首,所以杨任其实是被封为了太岁神之首,而且管辖着太岁部门下的其他神仙。

眼中长手,手中又长眼的杨任
殷郊,原本是纣王的长子,也是太子。他和弟弟殷洪被纣王判处死刑,行刑之际被广成子所救,并收为徒弟。后来他艺成出师,临走时因为吃了仙豆,就长出了三头六臂,同时生有三目,并且还得到了广成子赠送的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方天画戟多件法宝兵器。
结果,殷郊在半路遇到申公豹,在受撺掇之后叛变倒戈,尤其是得知弟弟殷洪被杀,更决定为弟报仇,加入了商军。最后,殷郊应了自己之前发下的毒誓,受犁耕而死。因为他的执念太深,魂魄还托梦于纣王,劝其归正,但终究还是无用,这才去了封神台,之后被姜子牙封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
在封神里,只有两个人死后魂魄没有直接上封神台,而是去找了纣王劝说他改邪归正。这两个人,一个是商朝太师闻仲,另一个就是心怀怨气的殷郊。殷郊被封的值年太岁,主要坐守周年,管的是当年的旦夕祸福,可以理解成是一个不管别人也不被别人管的太岁神仙。

三头六臂的殷郊
最后,再给大家说说“肉灵芝”太岁。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人挖出过“太岁”,这些太岁有的像大蘑菇一样的白色,有的像肉块一样的红色,还有的像木头一样的褐色,甚至还有黑色的。而这些“太岁”无一例外地都很大,一般都在100斤及以上。用手摸起来,它们都是软软的很有弹性,据说有的像煮熟的牛筋,而有的像生活中常吃的凉粉一样。

早在古代,人们就挖出过“肉灵芝”太岁,《本草纲目》里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李时珍把它收入“菜”部“芝”类,说它可食用、入药,而在很多传说中,则说吃了“肉灵芝”太岁可以长生不老。

现代的科学家目前普遍认为,“肉灵芝”太岁是一种菌类聚合体,主要生活在地下土壤中,可以依靠孢子和菌丝分裂繁殖,不确定它是否有药用价值。太岁可能是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动物和菌类之外的第4种生命形式,或者说,“肉灵芝”太岁也是一个当代科学中的未解之谜。